本期继续分享《坚持依法治密 推进新时代保密工作转型升级》一文,探讨保密行政行为以及保密法治宣传教育。
保密工作依法行政加快推进
保密行政行为日益规范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责是法治政府建设的基本要求。2017年,国家保密局以保密法为基础,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推进保密工作依法行政的意见》,提出落实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执法主体地位、明晰保密管理权责、规范权力运行等4个方面15项具体要求,推动保密工作依法行政迈入新阶段。
一是建立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权责清单制度。按照职权法定原则,全面梳理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检查、行政指导、行政奖励、行政处罚、泄密案件调查等8个方面职责,以及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与行政权力相对应的责任事项、责任主体和履责方式,落实履职尽责、考核追责等责任要求,编制并试行包含职责权限、法律依据、实施主体等内容的权责清单,为全面规范保密行政行为打牢制度基础。
二是严格规范保密行政执法行为。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行政执法标准,完善执法程序,改进执法方式,着力构建“执法有依据、行为有规范、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监督、过错有追究”的保密行政执法机制。完善重大事项调查研究和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决策程序。健全保密依法行政监督制度,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认真调查核实违法行政行为并依法做出处理。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健全完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机制,行政执法水平显著提升。
三是深入推进保密资质审批改革。落实国家“放管服”要求,切实转变职能,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行政审批规范为行政许可,明确从事涉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基本条件。畅通申请渠道,设立统一的审批机构和规范化的受理窗口,建立政事分开、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清理14项中介服务事项,精简审批流程,优化服务质量,降低制度性成本。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建立“双随机”、年审和违规处罚通报等制度,强化惩戒力度,健全退出机制,实现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目标。
保密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
保密思想防线巩固加强
保密法治宣传教育是保密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各地区各部门扎实开展了一系列范围广、影响大、反响好的保密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保密法治教育培训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各级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和社会公众保密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强化领导干部、涉密人员“学法用法”。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把保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干部教育课程和公务员培训内容,引导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自觉学法用法。依托保密教育实训平台,组织开展保密教育轮训,普及保密法治知识和常识,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保密法治意识和履职能力。
二是打造“尊法懂法”的保密干部队伍。加大法治人才引进力度,充实保密法治工作力量。将保密干部法治教育同理想信念、安全形势、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保密法治教育列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班子学习内容和保密干部入职培训,教育全体保密干部熟练掌握保密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国家秘密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推动全社会“知法守法”。从“二五”开始,组织实施保密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推动保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拍摄播放电视剧、纪录片、宣传片,出版发行保密法释义、辅导读本等保密法治知识普及读物,全社会知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关注和支持保密工作的氛围日渐浓厚。
30年时间荏苒,半甲子岁月如梭。回首过往,保密法治工作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新时代保密法治建设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我们要以纪念保密法颁布30周年为契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强大动力,牢记使命、砥砺奋进,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开创保密法治建设新局面,为新时代保密工作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全文完)
微信公众号:保密观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抄袭本文至其它渠道者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